英特尔超极本战略的第一个目标是,在2012年年底前,占据个人消费类笔记本电脑市场40%的份额。英特尔曾认为在超极本“三步走”策略得以完整实现后,即2 014年超极本将实现60%~70%的占比。第1季度,英特尔内部曾把今年全球超极本出货量的目标确定在2000万~3000万台之间。
苹果MacBook Air在2012年上半年出货量达280万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并不明显。Trendforce预测,2012年苹果MacBook系列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可达1450万台,其中MacBook Air大约占到45%的份额。
Trendforce预测,华硕是超极本出货量比重大的PC厂商,占全线笔记本电脑的比例达10%。2012年,惠普、宏碁、联想的超极本出货量排名前三,各家产品线中超极本占比约为8%~9%不等。戴尔、东芝、索尼等PC厂商下的超极本,在各自产品线中出货量整体占比不到5%。
IDC统计,2012年上半年超极本全球发货量约为50万台。该统计数据一出,业内一片哗然。IHS iSuppli将今年全球超极本出货量预期由之前的2200万台下调至1030万台,此外还将超极本明年出货量预期由6100万台下调至4400万台。以2012年全球笔记本电脑2.25亿台的预计出货量计算,2012年超极本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占有率约为4.58%。
没有人可以否认,2012年整整一年时间里,超极本汇聚了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所有视线与焦点。轻薄、触控、变形,所有的创新技术汇聚一身;降价、代言、微博,所有的营销手段在此集结。从年初的踌躇满志,到后来的预期调整,再到各种方式的寻求突破,在原本被视为“超极本元年”的2012,更像是一部离奇坎坷的年度大戏。
智能手机和平板的快速崛起,似乎遮盖了PC市场上空的后一缕阳光。拼外观、拼配置、拼价格,连拼爹的力气都用上的PC大腕们仍然在PC的黄昏中苦苦挣扎。从iPad上市之后,PC就彻底被打上了落寞与沉沦的印象烙印。尽管上到上游芯片厂商,下到PC制造商,纷纷以“个人电脑已死,个人计算永生”、“平板消费内容,PC创造内容”等话题,期望恢复或唤醒行业的一丝生机,但终依然无法改变整个市场的风向。
在这一背景下,可能是从上网本,也可能是从MacBook Air那里得来的灵感,英特尔率先推出了一个继迅驰之后又一宏伟的计划——超极本。超极本概念的诞生,被认为是对笔记本电脑的一次重新定义。极致响应速度、极致安全、极致长效续航,以及关键的极致轻薄,这些特色组成了超极本的强卖点。在此前的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中,极致轻薄的产品无一不成为曾经我们渴望拥有的经典之作。而在英特尔看来,在结合时下先进的硬件技术之后,能够实现快速开机/唤醒和长效续航的超极本,没有理由不会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也因此,他们为这一计划制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2012年占据个人消费类笔记本电脑市场40%的份额。
英特尔官方认为:“超极本的诞生对英特尔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进步,这样的进步十年才会有一次,上一次则是2003年(迅驰发布)。”英特尔的超极本计划因为明确的节奏,看似非常完善。第一步,在2011年第4季度实现薄于21mm、轻于1.4kg和短5小时连续工作的产品上市;第二步,在2012年更新至超低电压的Ivy Bridge处理器,提供更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更快速的接口总线;第三步,更新至Haswell处理器,功耗降低至2011年的一半。
超极本的规划对于上游配件厂商和PC制造商而言,显然有着十足的吸引力。在在深圳召开的超极本产业峰会上,参会的800多个厂商中有80%都是来自于零部件厂商,而且出现了很多人甚至是坐在会场过道的景象。不过对于40%目标的说法,PC厂商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一些厂商私下向媒体表示,20%~30%的数字更加靠谱一些。
至于价格?英特尔是这样认为的,“英特尔的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面对更加有趣的、好的、更强大的功能新产品的时候,宁可多花100~150美元。”英特尔给出的指导价是999美元,而在国内市场,除了宏碁一开始的定价就在6000元左右,其他品牌的超极本早期都要8000~10000元甚至更高。
从2011年6月在CompuetX展会上概念发布,到10月第一款实际产品的面世,超极本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商业化。超极本概念的推出,尤其是紧跟着新品的亮相,让整个业界都对之充满了期待。超极本,几乎被看作沉寂已久的PC市场的救世主,PC厂商的兴奋之情无论是从产品研发的惊人时速,还是面对媒体的神采洋溢,都可以明显看出。
不过随后一个月的订单数量,却给了英特尔和PC厂商泼了一桶凉水。由于华硕和宏碁在推出其超极本后的第一个月中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销量,因此,在超极本计划中表现为积极的两家厂商开始将其超极本的订单数量从初的25万~30万台削减到了15万~18万台,削减幅度达到了40%。到2012年1月,各家PC厂商推向市场的超极本超过10款,但来自市场反馈的是想买的买不到货,往往想要购买的消费者必须提前预订,而更多的消费者根本没听说过超极本。
为了进一步加强超极本的知名度,英特尔一方面追加3亿美元的推广费用,一方面敦促各家PC厂商尽快将策略重心转移至超极本上来。在很多场合下,英特尔官方反复表示,2012年将有更多的超极本新品上市,届时“很多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超极本的销量也会有所提升。”
而在PC厂商看来,当时的超极本产品配置过于单一,并未针对游戏和商务这两个大的笔记本电脑消费人群给出更多的选择。于是,从2012年第1季度开始,配置独显、性能更为强大的超极本产品开始纷纷登场。但直至2012年6月底,超极本在全球市场的发货量仍只有可怜的50万台,相比之下,苹果MacBook Air在2012上半年出货量达280万台。而这直接导致了市场铺货率严重不足,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甚至只有通过预订才能买到产品,这种现象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了超极本的销量。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直至这时,所有人才意识到,此前几个月平均927美元的价格成为了超极本快速普及的拦路虎。从2012年4月开始,市场调研机构、行业观察者、专业媒体乃至厂商人士,不约而同地将超极本高昂的售价作为猛烈批判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