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IDF 2013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

IDF 2013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

2013-05-09袁怡男 陈增林 王锴《微型计算机》2013年5月上

2013年4月,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ntel Developer Forum, 简称IDF)再次来到中国。本届IDF的主题是“未来,用‘芯’体验”,不过在我们看来,“芯”并不是IDF 2013上的核心看点,因为很多新产品在IDF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信息披露。更值得注意的,应该是英特尔围绕提升用户体验这一核心,进行的终端产品和技术方案的创新,以及围绕英特尔架构继续扩大和深化产业合作的策略。如何重塑计算,推动计算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创新、终端形态创新以及数字生活创新,IDF 2013给我们了一些新的启示。

计算驱动体验创新

近年来,IT行业正在经历产业转型,新的智能终端层出不穷,各种产品形态不断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化,这些终端产品都离不开核心的计算能力,以及体验效果的提升。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在开幕致辞中就指出:“国家的持续发展、人们的智能生活,归根结底要靠创新驱动,本届IDF的重点是个性化计算时代的体验和创新。”

云与端构成了完整的智能系统
云与端构成了完整的智能系统

智能云端,与包括一体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超极本、智能手机和嵌入式系统在内的为数众多的智能终端,共同构建了围绕我们身边、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智能计算系统,并且显著提升了我们的生活体验。这就是计算的价值,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体验,构筑了数字化生活的统一平台。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我们正处在个人计算体验变革的前沿,英特尔将持续促进计算技术的全面革新,为用户带来更多轻薄、便携、可变形的移动计算设备,以强大的计算能力开启一个激动人心的个性化体验新时代。”

杨叙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杨叙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记者:业界对语音控制等感知技术的期望值比较高,但是理想和真实的情况似乎还有差距?

杨叙:这个技术十年前就有,但当时只是在电脑上进行的探索和尝试,现在这样的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平板和手机上。感知技术的方向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不只是智能手机,一旦这个技术成熟以后,所有的智能终端都会受益于这个技术的突破。另外我们可以明确两点:第一,所有智能终端都需要计算能力来支撑感知技术的应用;第二,这些计算能力要针对不同的硬件进行优化,也要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进行优化。

记者:在DIY时代英特尔培养了庞大的合作伙伴系统,随着面向超极本、平板乃至智能手机的转型,英特尔是否依然会为这些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杨叙:英特尔的支持一如既往,而且一直没有停止过。英特尔已经在加大力度和中国的产业链合作,投资投入也会加大。我们会为整个生态链、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们提供帮助,以做出更好的英特尔平台产品。要做出好的产品,没有高性能的芯片不行,功耗降不下来也不行。这需要英特尔把处理器的功耗进一步降低,我们的下一代产品就做到了这一点,性能往上提升,功耗则往下降了。

记者:平板是否会取代PC?未来终端产品你们怎样定位和划分?

杨叙:很难有清晰的划分,就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之间的关系一样,人们总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你一旦创建内容就需要PC,它是一个全功能的产品。现在很多人热衷于关注甚至唱衰PC,但是这些文章可能全是在PC上撰写的。就像我们家的小孩做作业,一小部分是在平板上完成,大部分是在PC上完成。我永远相信人类是往前进步的,不是后退的。我不相信人类对技术和应用的追求是在降低的。永远不要低估未来应用演变的速度,以及它们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也许在未来,我们对平板计算能力的要求比今天对PC的要求还要强,因此无论形态如何变化,对计算能力的追求都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面对平板 PC必须改变

移动互联浪潮已经不可阻挡,而以平板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手持智能终端无论是从销量还是从影响力上,都已经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PC。如果不做出改变,“PC即将消失”的论断很可能成为现实。在本届IDF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英特尔为PC变革做出的努力。PC其实一直在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我们的一些体验。比如传统台式电脑变成了一体电脑,笔记本电脑变成了超级本。

除了硬件,还有软件。平板和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时代成为“万人迷”,离不开数以万计的应用程序的支持。而在PC上,传统型的应用程序更多,但是符合新潮流的创新性应用程序还太少。还好,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为了适应新的趋势,英特尔正在与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更具创新性的、面向x86架构的、支持触控和重力感应等特性的应用程序。在IDF大会现场,我们看到了腾讯的一款新游戏演示。游戏类型是否有模仿的痕迹我们暂且不论,但是起码在对触控的支持上,这款游戏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不只是触控,NFC安全支付、感知计算等新特性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融入到PC生态系统当中。

感知计算听起来好像很虚无缥缈,但实际上却深入生活。我们希望能以不同的方式跟不同的设备进行交互,PC和平板过去基本上只有一只“眼睛”(摄像头)和一只“耳朵”(话筒),现在我们可以让它拥有两只“耳朵”和更好的“眼睛”,甚至让摄像头具备3D功能,换句话说就是具备立体化的视野。我们也会结合语音、触控的功能,换句话说PC、平板电脑以后会变得像人一样。

第四代英特尔酷睿系列处理器 第四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专门针对超级本所开发的处理器。它基于新的22nm三栅极结构,功耗降低至第二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1/20。第四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核芯显卡的性能将提升1倍,英特尔预计它可以取代目前中国市场上80%的独立显卡。

超极本主打“二合一”概念
超极本主打“二合一”概念

感知计算为PC赋予了更多创新特性

感知计算为PC赋予了更多创新特性

变身平板需要更低功耗的处理器支持
变身平板需要更低功耗的处理器支持

超级本主打“二合一”概念

2011年,英特尔描绘了超极本的发展蓝图,对产业链进行整合和革新;2012年,英特尔推出了第三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22nm制程工艺、3-D三栅极晶体管技术,使丰富多元、体验强大的超极本设计成为可能。而2013年,超极本开始蜕变成长,一系列具有触控、变形特性的全新超极本陆续上市,打破了各种移动计算设备之间的界限,开始逐渐实现PC/平板“二合一”。今年IDF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二合一”概念的成型。无论采用的是翻盖、双屏亦或者是组合模式,“二合一”产品(即变形超极本)都提供了在PC和平板之间切换的可能。某种意义上,PC的这种变化是被平板“逼”出来的。

PC能够帮助用户进行内容创作,而智能手机和平板则侧重于内容的获取和使用。传统PC变成高性能且轻薄小巧的“二合一”超级本,使得用户终端开始变得统一,而这离不开底层技术和产品设计的创新。基于“Haswell”微架构的第四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采用22nm制程工艺,其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恰好可以满足“二合一”超极本的需要。

PC与平板的融合,提供了令人感到惊喜的使用体验,同时也可以融入更多的人机交互方式,比如手势识别和声音控制。此次IDF上英特尔专门阐释了感知计算这一概念,希望通过语音识别、面部追踪、手势控制等多项技术以感官方式为计算设备带来新的应用,重塑个人计算体验。在现场,施浩德演示了与Nuance公司合作开发的语音识别应用,Dragon Assistant(声龙助理)中文版。该软件支持覆盖多种应用的语音指令,包括多媒体播放、网页浏览和社交网络互动等。尽管现场演示的识别成功率仅为50%,但是语音识别与包括微博、搜索在内各种应用的结合依然让人耳目一新。随着英特尔计算技术的不断强大,卓越的性能和迅捷的响应速度将会成就更多精彩的感知计算体验,持续推动整个PC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英特尔无线显示技术

英特尔无线显示技术

英特尔正在积极推动无线显示技术(WiDi)在超极本上的应用,通过联手更多的企业来为用户打造无线、高清的多屏联动体验。此次IDF上,英特尔公布了与北京歌华飞视业务、快播科技、TCL 、联想等厂商的合作。相关产品的推出,为用户享受WiDi技术带来的便利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通过内置WiDi接收技术的电视、机顶盒以及WiDi接收器等产品,用户可以轻松地将超极本上的应用或高清影音内容以无线的方式,安全便捷地分享到大屏幕上。

生态系统建设成关键

英特尔提出超极本概念,并作为其在PC领域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进行推广。不过,英特尔的主要身份毕竟只是处理器及芯片组厂商,想要推动一个终端产品类型的普及,就必须获得更多合作厂商的支持。因此,在今年的IDF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英特尔在推广超极本特别是变形、触控超极本创新,推动行业生态系统建设和产业链发展上进行的努力。

比如在触摸屏的研发与制造上,英特尔与莱宝高科以及长信科技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莱宝与英特尔共同开发了具有高强度、高灵敏度的11.6英寸及14英寸单片式电容触摸屏(One Glass Solution,OGS)以配合触控超极本的推出。而在超极本外壳方面,英特尔也与宜安科技合作,利用添加稀土后的镁铝合金以及阳极氧化铝合金等材料打造出更为轻薄且更加坚固的超极本外壳。

此外,英特尔还与京东方合作研发显示屏背光模组,提供一体化的轻薄背光解决方案;与台湾辉能科技合作开发超轻薄高效能固态电池,提供更多形态的电池设计方案,进而为超极本内部架构、散热通道以及外部变形形态等诸多领域的设计提供更大自由;与摩根数控合作为下一代11.6英寸触控设备开发自然的手写触控解决方案,其原笔迹精确书写产品能够真实还原笔划的粗细、浓度变化,从而为用户提供自然、精确、敏锐的触控操作体验,实现更多应用。

新的变形触控超极本让用户拥有了比现有个人计算设备更卓越的综合性能以及更丰富多元的体验。搭载Windows 8操作系统和第四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新一代“二合一”超极本很可能将引爆PC生态系统的全新增长。而在这一创新大潮中,英特尔同样需要产业链各环节合作伙伴的技术突破和积极协作,推动超极本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

英特尔围绕创新产品构建了庞大的生态系统
英特尔围绕创新产品构建了庞大的生态系统

西部数据针对超极本推出更薄及更大容量硬盘

西部数据针对超极本推出更薄及更大容量硬盘

作为英特尔在存储领域的高级合作伙伴,西部数据和英特尔在超极本上的合作一直颇有渊源。去年西部数据为超极本带来了7m m超薄硬盘,帮助不少产品降低了成本,推动了超极本的普及。而今年,西部数据又带来了更轻薄的5mm硬盘产品,能让设计者将超极本打造得更加轻薄。与此同时,7mm产品也通过技术更新,突破了原本的单碟封装限制,带来了双碟1TB容量的型号。这有利于提升超轻薄笔记本电脑、超极本的存储系统容量。而更让人兴奋的是,这两个超轻薄系列都将推出集成了闪存颗粒的混合加速型号。其闪存容量将有8GB、16GB、24GB三种规格,搭配5mm、7mm盘体将诞生至少6个型号。这些产品将用和传统HDD产品差不太多的价格,提供接近SSD产品的性能表现,以满足包括超极本在内的超轻薄PC平台对存储性能、存储容量以及成本上的多重需求。

移动计算面临更多选择

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部分的人来讲,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抓手机。据统计,平均每个人每周会花26个小时以上用手机,年轻人的数字还要更高,这足以说明手机的重要程度。

面对手机这个比PC更大的市场,英特尔同样希望能够进入其中。事实上,凭借优化设计的Atom处理器,英特尔已经在这一领域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正在推出越来越优秀的产品。比如我们在现场看到的联想K900,就是一款即将上市的、采用英特尔Clover Trail+平台的产品。英特尔明年还将推出Merrifield平台,跟Clover Trail+相比,Merrifield平台拥有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以及更强的数据计算、传输和安全性能。

在平板领域,英特尔同样提供了新的选择,并且同时面向Windows 8和Android系统。英特尔Bay Trail会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在提升2倍性能的同时,还拥有持续一整天的电池续航能力。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英特尔还强调了与中国厂商的合作。特别是采用Atom处理器、使用Android系统的平板,将会是与中国厂商合作的重点。英特尔公司产品架构事业部副总裁兼移动通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荣坤表示:英特尔在中国有一个移动拓展计划,会和中国的伙伴进一步合作,以便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廉的成本推出更创新的产品。

从传统联盟到开放平台

在移动互联领域,相对于iOS和Android,Windows 8更像是一个后来者。作为刚跨入手持智能终端领域的新手,英特尔要想让自己的x86平台获得成功,继续固守在PC领域的“Wintel”传统联盟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在本届IDF上,我们看到英特尔不断强调x86平台的开放性,其中对Android系统的良好支持更是被反复提起。据悉,目前英特尔已经是除谷歌以外Android生态系统大的贡献者。英特尔不断针对Android系统环境进行优化,提高包括电池续航能力、软件兼容性、游戏性能在内的各项指标。我们在现场观看了基于Clover Trail平台的Android系统手机的游戏性能演示,其游戏性能提升了大约50%。当然,相对于ARM平台,面向采用x86架构的Android设备进行软件开发还需要开发者改变自己的习惯。而为了吸引这些开发者,英特尔甚至专门推出了自己的模拟开发环境,利用其硬件加速执行管理器提供更高的模拟效率。

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
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

英特尔x86平台为移动计算领域提供了更多选择
英特尔x86平台为移动计算领域提供了更多选择

英特尔的中国平板厂商拓展计划值得关注
英特尔的中国平板厂商拓展计划值得关注

为了提高平台的通用性,英特尔在本届IDF上还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基于HTML5的开发理念。在以往,开发人员在编写应用程序之前往往都已经设定了目标平台,而HTML5的优势则在于可以让写好的应用程序在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系统环境中使用。开发者只需要进行一次开发,就可以在不同的平台执行。英特尔通过跟W3C合作,不断推动HTML5的发展和普及。本次IDF上,英特尔还正式发布了自己的HTML5开发环境,这是一个集成式的工具组,开发人员通过这些工具组能够更容易地开发面向多个平台的应用程序。英特尔SDK可以模拟各种各样的设备,包含智能手机、平板以及超极本;还可以帮助开发者针对不同的程序应用商店进行打包,比如说iOS、Android以及新的Windows 8Store以及Windows Phone Store。对于开发者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更多的平台支持,更好的通用性,就意味着更大的下载量和更好的收益。而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更好的互通性和易用性。

数据帮助我们提高了生活体验
数据帮助我们提高了生活体验

数据大爆炸让现有网络不堪重负
数据大爆炸让现有网络不堪重负

数字化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透明
数字化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透明

信息社会与数字化生活

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农村人口正在不断地转移到城市中。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会有90亿人口,其中大部分会生活在城市里。而现在世界上大概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他们使用了全球75%的能源,制造了80%的温室气体。人们希望所居住的城市是安全和舒适的,而这离不开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帮助。

那么,信息化和大数据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城市生活的呢?首先,城市正在形成一个智能系统,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个智能系统随时了解城市环境的变化。这个系统能够收集、存储、管理、融合以及分析这个城市所创造的大数据。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管理者可以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智能城市如果发生水灾,那么市政府可以很快地做出决定,因为他们会在短时间内收到大量的数据。当下水道里的传感器发现大量的雨水进入时,会发出警告;这样的警示信息也可能来自天气预测数据系统甚至是市民随手拍的雨水照片。

数据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智能城市的建立,还体现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英特尔在IDF 2013上演示的图形分析技术,加深了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大家都听过所谓的六度分隔,意思是只需要通过6个人,你就可以跟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扯上关系。换句话说,你只需要通过几个人的介绍,你就可能有机会认识一些名人。当然,英特尔演示的重点不是“乔丹如何认识赵本山”,而是如何基于图形分析技术来实现比传统数据库更高效的数据分析和搜索能力。

数据爆炸与云计算

据思科全球云指数(Cisco Global Cloud Index)预测,全球数据中心的年流量到2016年将达到6.6ZB,全球IP月流量届时也将达到554EB。而有专家指出,自人类文明曙光初现一直到公元2003年,人类创造的信息总量仅为5EB。我们无疑正处于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推动数据爆发式增长的各种力量在不断交汇冲击,这些力量来自越来越多能生成Web规模数据(WeScale Data)的移动设备、快速增长的高性能计算、可从汽车及数字标牌上收集数据的海量传感器和嵌入式设备。

这些数据并不是垃圾,而是一座座金矿,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会有效挖掘其中的价值。英特尔在IDF上宣布推出的英特尔Apache Hadoop发行版软件,就是用于帮助更多机构和用户充分利用正在生成的海量数据。

柏安娜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总经理
柏安娜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总经理

记者:上午我们看到有新Atom平台服务器的展示,这是不是针对ARM进入服务器领域而推出的?相比ARM产品来说优势在哪儿?

柏安娜:三年前英特尔发布了微服务器,主要是针对工作量比较轻、功耗比较低以及密度比较高的一些应用。我们英特尔的策略就是在所有的负载下都有相应的服务器产品。现在全球90%的应用都是基于IA架构的,因此,相比ARM架构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软件的兼容性。我们下一代微服务器的名字叫Avoton,中间也集成了以太网还有光纤,因此可以用于高性能、低功耗的产品上。

记者:现在谈得比较多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对英特尔意味着什么?

柏安娜: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实际上是把整个数据中心作为一个整体的资源来进行管理,它把所有的资产都进行虚拟化并集中在数据中心层面上进行管理,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这样的集中管理可以大规模地降低数据中心的成本并且提高资源利用率。但这样做的前提是架构一定要一致,在同样的架构上、一致的环境下管理应用、操作、虚拟化以及云等。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基础是数据中心有标准化的模式、存储模块、计算单元和网络单元,即从传统的封闭转向开放,而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记者:有客户反映他们的服务器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这方面有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柏安娜:你可以通过对基础架构进行虚拟化来提高利用率。实际上,通过虚拟化的基础架构可以把利用率从30%提高到65%;关键是首先要虚拟化服务器,并通过云来配置和均衡负载。除了虚拟化的问题,整个平台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问题。比如说现在CPU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整个平台其他部分的发展就没那么快,因此我们才会发展SSD、I/O和网络。此外,云计算的管理层面也非常重要,通过云管理可以动态地调用数据中心内部的不同资源,从而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效率和利用率。

记者:不同的能源模式比如说社区、远郊或者是野外可能对数据中心的部署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能源模式和客户需求之间如何达到平衡?

柏安娜:其实我们也和很多企业进行过沟通,他们在建立自己数据中心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战略考虑。大家可能有不同的需求,这样可以把他们的需求分为不同的层次。大家都非常关注位置,数据中心一定要离自己所服务的范围或者人群要近,它还要有足够的互联性,包括带宽和互联网服务等。至于能源问题,主要要看各地规划的数据中心的规模。比如说腾讯在天津就有一个比较大的数据中心,它的电耗是非常高的,是分好几期来施工的。

移动互联与物联网

柏安娜预测,到2016年会有190亿个不同的设备连接互联网。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所谓的物联网,也就是机器到机器的连接。比如说监视器、汽车或者是工厂自动化的设备,这些设备都能够连接到互联网。在这上百亿个不同的设备背后,需要足够强大的数据中心的支持。据统计,每600个智能手机背后就有一台服务器进行支持;一台服务器也能支持120台平板、11个数字标牌或者12个监视摄像头,因此我们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通过技术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因此技术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比如物联网的发展大大改善了供应链的管理;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有效降低了电力的浪费;智能监控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甚至能够帮助管理部门迅速查找套牌车辆和罪犯信息。

大数据与Hadoop应用

为了应对大数据,很多企业都开始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英特尔在此次IDF上就针对这方面需求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其中硬件包括:可提供更高计算、存储和I/O性能及能效,适用于打造横向可扩展计算及存储设备,以承担大数据存储及多样化应用的至强E5处理器家族;能够提供强大计算能力,使服务器配备海量低延迟内存子系统,并拥有出色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特性,能更好地支持大规模内存数据库及分析功能的至强E7处理器家族;能够加快大数据提取和在不同设备间导入导出效率,以万兆以太网为代表的I/O技术及由固态硬盘引领的存储技术。

而在软件方面,英特尔Apache Hadoop发行版软件也发布了新的版本。它针对至强处理器进行了充分优化,可全面利用其性能和功能潜力,来实现大数据存储、管理、处理、查询等基本功能,并支持大数据分析应用开发和部署。

“英特尔Apache Hadoop发行版软件这次推出全新版本,体现了英特尔将持续帮助用户优化其大数据平台及应用的承诺,而同步推出的相关培训认证项目,则可为大数据的人才培训和应用普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英特尔数据中心软件部中国区首席技术官苗凯翔表示:“这两者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普及层面所形成的合力,有助于让更多用户更为充分地利用该软件及与其相搭配的英特尔架构服务器、网络、存储等设备,从而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其大数据基础设施及应用,进而为他们自身的业务发展开辟更多创新和增值空间。”

全新系列的至强处理器与Atom平台

全新系列的至强处理器与Atom平台

英特尔新发布了低功耗Atom处理器S12 x 9产品家族,这款专为存储部署而定制的系统芯片在延续了Atom S1200产品家族诸多功能的同时,还集成了一些专门针对存储设备的技术,包括高达40条集成的PCI-E 2.0通道以及基于硬件的RAID存储加速功能。另外,2013年下半年,英特尔还将为微型服务器提供代号为“Avoton的第二代64位英特尔Atom处理器。基于22nm制程工艺和Silvermont微架构的Avoton,集成有以太网控制器,并对性能功耗比(每瓦特性能)进行了显著改进。此外,英特尔还宣布了新的至强E7、E5和E3的微架构、上市时间以及主要特性。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无论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还是云计算应用,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支持。数据中心正在不断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设备被开发出来。包括很多和消费者相关的设备以及和互联网相关的设备,以及与整个智能城市互联的设备都在不断地涌现。他们会促进数据中心不断地发展,同时数据中心也会提供新的服务以及应用给新的设备。这
是一个良性循环,两者之间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

随着数据中心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对其技术和部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云计算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这其中包括更高效的能效管理、更新的平台架构、更新的机架设计理念以及更合理的数据中心规划。在此次IDF上,英特尔展示了其与开放数据中心联盟以及中国的天蝎计划(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发起的开放机架设计方案,中国电信后来加盟)的良好合作。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物联网和移动互联让智能终端和数据开始爆炸性增长
物联网和移动互联让智能终端和数据开始爆炸性增长

大数据需要背后更多的计算能力支撑
大数据需要背后更多的计算能力支撑

写在后

“越来越多的人要求通过更好的应用和服务,在家、在办公室或其它任何地方从其终端设备上获得更好的体验。”柏安娜的这句话,我觉得能够非常好地概括今年IDF的目标。围绕着数据的核心,依托强大而丰富的计算设备,构建舒适安全的使用体验,我们正在塑造的不只是计算,还有创新的体验和新的生活方式。数字生活,从现在开始。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