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次的UP手环长测计划当中,我们实际上只是讲到了一些在开始使用之初的问题,比如大小调节、续航能力、是否防水等等。想必大家对UP手环的核心功能还是很好奇的,所以这一集我们就遵照上次的承诺,来讲一讲核心功能方面的实际体验。
UP手环也玩色彩系,热情红、稳重黑、温暖橙……哪个能代表你?
我想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按照官方推荐,好的同步方式就是早上起来同步一次,看看昨晚睡得怎么样;晚上睡之前同步一次,看看这一天是又宅成僵尸还是生活充满活力,顺便把闹钟设置好。所以,同步速度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次都要让人等得不耐烦,那肯定会影响UP手环整体的使用体验。按照我几十次的同步操作来看,虽然横穿整个屏幕的进度条看起来有些长,但还好没有任何一次同步的等待时间足以让我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一般而言,每次同步都能够在15秒之内完成,0%-100%的进度条或许会在20%前后卡顿一下,剩余进度就走得很快了。当然,如果你几天没有同步,这几天的睡眠数据和运动数据又非常多,那么同步时间可能会延长到30秒左右。另外,我试验了一下,从手腕上取下手环、取下盖子、插上手机、启动APP、同步、取下手环、盖上盖子、戴到手腕上,整个动作完成的时间,应该可以控制在一分钟以内。
关于这个问题,一开始我是抱着想用量化的数据来展示给读者的想法,后来发现UP手环能够检测的三种状态浅度睡眠、深度睡眠、清醒,在你起床同步数据之后,依靠回忆唯一能够验证的就是睡觉过程中是否惊醒过,至于惊醒了几次、深浅度睡眠各有多少,真没办法靠回忆去加以验证。所以睡眠监测准不准,只能依靠主观感受来回答了。我先来一个概括:从我实际体验来看,UP手环的睡眠监测准确非常高,至少有80%以上。首先,清醒状态的识别几乎是百发百中,我的睡眠质量一般,但睡得比较死。而一旦半夜惊醒,我的记忆又非常深刻,甚至醒了几次,大概多久才又入睡,我都能记得一些。以此来验证,我可以说,对于清醒状态的识别,几乎百发百中。至于深浅度睡眠,我是这样来判断——如果一样的睡眠时间,今天起床之后觉得昏沉沉很想睡觉没精神,昨天苏醒之后又觉得精神百倍,对照深浅度睡眠,正好前者深度睡眠少浅度睡眠多,后者反之。多次验证,如果都是这样情况,那说明准确率很高。经过几十次的判断之后,我认为深浅度睡眠的准确率比清醒状态要低,但依然属于非常接近的状态。
对于强迫症来说,一定不能容许UP手环的数据哪怕缺失一天,好像只有这样人生才是完整。好吧,我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当我发现有一天我忘记切换睡眠模式之后(第一集有过说明,UP手环必须在入睡时手动切换睡眠模式、醒来后手动切换到白天模式,才能够完成有关睡眠的监测),我非常懊恼,但木已成舟我也无力改变,那不如再接再厉验证一下如果忘记切换模式UP手环会如何反应。首先,如果忘记切换到睡眠模式,UP手环并不会自动为你切换到睡眠模式,或许它认为你正坐着一动不动通宵看电影;其次,如果起床后忘记切换到白天模式,UP手环在经过一段时间(有时是1小时,有时接近2小时)后自动为你切换到白天模式。注意,这个时候睡眠数据依然是准确的,不要忘了我们前文提到,UP手环对于清醒状态的监测准确率是非常高的,它会如实记录你起床的时间。
UP手环还有一项绝技,那就是智能闹钟——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闹钟,它的目的就是让你醒来得更自然更舒适,依靠的原理就是人在浅度睡眠中醒来更容易迅速恢复精力。首先,我们需要设定一个“后的时间”,比如8点,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间,不管你处于什么状态,闹钟必然会启动;然后我们需要设置一个半小时内的时间段,比如20分钟。好了,设置完成,智能闹钟的逻辑就是,8点这个“后时间”前的20分钟(你设置的提前量),UP手环就开始检测你的睡眠状态,如果是浅度睡眠,会立即唤醒你,如果真处于深度睡眠,UP手环就会等你转换到浅度睡眠然后唤醒你,直到后唤醒时间——8点。这个智能闹钟到底怎么样呢?因为UP手环并没有扬声器,闹钟是依靠手环的震动来唤醒你,所以不管“智能”部分是否有用,手腕上的震动都比枕边叽里呱啦的闹铃要温柔得多,醒来的一瞬间也相对舒适自然。另外我对比了几次深度睡眠中被强行唤醒和浅度睡眠被唤醒,前者可能需要吃过早饭甚至到了公司才感觉到精力正在回来,后者起床洗漱完毕就觉得精力在大幅度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