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手机行业发展速度快,竞争激烈,很多厂商都在产品上加入了各种特色功能,这其中三防设计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三防指的是“防水、防尘、防碾压(或者防跌落)”,这样的手机往往更为坚固,也适合在更多场合中使用。本文将带你了解手机防护的相关知识。
小张平常喜欢摆弄手机等数码设备。为了能在三亚旅行时在海里也能给伙伴们拍照,小张购买了一款号称能“防水、防尘、防跌落”的三防手机。可是真正到了海里,还没来得及在水中拍几张照片,手机就彻底关机了。小张随后来到手机官方质保点维修,厂商拒绝为小张提供无偿维修服务。厂商说,小张没有阅读手机说明书,这款手机的确有防尘、防水、防跌落的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水中拍照。这下小张傻眼了,难道三防手机还有什么花头不成?
这个例子举得可能有些极端,但却很能说明问题。因为就手机的防护等级来说,无论是目前比较常见的IP防护等级(Ingress Protection Rating),还是JIS(Japan Industrial Standard,日本工业标准),又或者是不太常见的IEC等级(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对此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防护标识都有着不同的含义。用户在购买相关的产品前,一定要看清楚防护等级所代表的意义。下面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三种防护等级的具体内容。
IP防护等级堪称目前电子产品中为常见的防护等级。这个等级的来源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IEC标准,在2004年后被美国定为国家标准。由于美国在电子产品业界的地位,这个标准也逐渐成为大多数电子产品宣传、执行的标准。
严格按照IP防护等级的文件来执行的话,一个完整的IP防护等级描述由下列内容组成:
IP(用于表示产品所使用的防护等级标准,在这里就是IP防护)+固态微粒防护等级(0~6一共7级,必须标示清楚)+液体渗透防护等级(0~8一共9级,必须标示清楚)+撞击防护等级(老的防护等级方式已经被弃之不用,现在采用的是IK代码)+特殊防护能力
从IP防护等级的要求来看,一个完整的IP防护等级至少需要五个方面的内容,不过由于只有防尘和防水是强制性要求,因此在很多产品上往往只标示出三个方面的内容,比如IP57、IP68等,撞击防护等级和特殊防护能力往往没有内容,也就不用标示出来。
下面,本文用表格来详细说明有关防水和防尘项目中每个等级所代表的含义(见表格1、表格2)。
从表格1和表格2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级别对防尘、防水的规定都非常详细。举例来说,家庭使用的插座(非浴室环境下的插座),好具备IP22的防护能力,这就是说人的手指无法接触插座内部物件,在有滴水的情况下插座可以正常使用。对手机而言,常见的有IP56、IP57和IP68等防护等级。IP56要求一定的防尘能力和在高压水柱下正常工作的能力;IP57要求一定的防尘能力和浸水多1米的防水能力;IP68则能满足相当专业的防护需求,要求完全防尘和超过1米的防水能力,一般消费级产品中很少见到能达到IP防护级别的,能达到这一级别的产品多用于特殊环境或者军用。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如果知道了一个产品的防护等级(一般都只给出防尘和防水等级),就可以通过查表得到相关的信息。实际上除了查表外,厂商往往在描述产品的防护能力时,都会给出具体的防护指标。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具有防尘防水能力的产品,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在任何条件下无限制使用,尤其是防水能力,产品仅仅能达到其宣称等级的防护能力,在超出其防护能力的范围使用设备造成的损害,厂商可以拒绝提供质保。
目前对产品在防水能力方面,IP防护标准给出的强大防水等级只有7级——也就是浸水1米的防护。超过这个等级的防护,需要厂商额外指定测试条件。在本文一开始的例子中,小张购买的手机显然多只有7级防水,这样的防水等级,是不适合在玩水时拍照的,尤其是潜入水中一米或者数米拍摄,往往会造成设备进水的悲剧。一般来说,防水等级4级,可以带入浴室使用,但尽量不要直接用水冲洗。只有防水等级在5级以上的,才能用水冲洗(可以使用自来水设备,但请查看说明书的有关要求);防水等级6级以上的,才可以应付绝大部分水流冲刷的情况。如果需要浸水,至少需要防护等级7级才可应付。
除了常见的双位数字防护标识外(诸如IP57),还有一些厂商的标识使用了特殊的IPX表示方法,比如IPX6。实际上这种标识也是IP标识的一种,其中X表示不符合任何一种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某手机标示为IPX6的话,那么在防尘设计上,手机的防护能力不属于IP规定的任何情况。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厂商自行规定了防尘标准,这样做的厂商很少;另一种是厂商没有提供任何防尘能力,只提供了防水能力,X只是个“占位符”。IPX6仅仅在防水能力上可以达到6级防水,没有防尘能力,仅此而已。
即便防水等级达到7级的手机,一般无法潜水拍摄。如果需要潜水的话,除了使用专业的潜水相机外,也可以使用专门为潜水设计的潜水袋,保护电子设备不会进水。
除了常见的IP防护规范外,还有JIS和IEC防护规范。从内容上来说,JIS和IEC防护规范的内容和IP防护的内容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在某些测试类型和测试环境上有一定的差异。由于采用JIS和IEC防护的产品不算很多,本文在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下面仅给出JIS防水标准的部分信息。
可以看出,JIS的防水规范更为细致,除了不同类型的防水能力外,还给出了防湿的要求。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部分设备在干燥区域正常工作,但在潮湿环境下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有关IEC的防水规范,和IP防护规范基本相当。IEC的防水规范也是从0到8分为9级,0级也是没有任何防护,从1~8级分别是防滴水、15度防滴水、防喷雾、防泼水、防喷射、耐水、防沉浸、防浸水。其中防浸水和防沉浸基本相同,只是对防浸水的要求时间更长、更为严格而已。在具体内容上,IEC的防水设计和IP防水规范基本相当。
对手机来说,三防中的“防尘防水”都有明确的内容和规范,那么防跌落呢?
防跌落的规范在电子产品的国家标准以及国际电工标准委员会中都有一定的描述。国标中对跌落分为重复自由跌落和自由跌落两种,重复自由跌落的跌落高度和测试方式对智能手机来说都有点过于严苛(高度500mm,每分钟跌落10次),自由跌落要求至少测试两次从25mm、50mm、100mm、250mm、500mm、1000mm高度跌落电子设备的情况。从市场情况来说,采用这两种跌落测试的产品目前尚不多见。
在某些厂商对手机测试的要求中,也包含了跌落测试。比如某厂商要求手机(屏幕在3英寸以上,3英寸以下是另外的标准):
能在1米高度下经受住六个面共计12次的跌落测试,不得出现屏幕碎裂、零件掉落、外壳裂缝等不可恢复性故障。能在10cm的高度下经受住六个面共计30次跌落,不出现屏幕碎裂、零件掉落、外壳裂缝等不可恢复性故障。能在0.5米的高度下,在滚筒中经受30、60、100次自由跌落后不出现屏幕碎裂、零件掉落、外壳裂缝等不可恢复性故障。
上述测试一般情况下都能保证手机在跌落后不会出现无法修复的损害,但是对掉漆、外形撞伤、擦伤、划痕等问题依旧无法避免,对一些可拆卸零件(比如电池盖、电池),跌落中如果掉落也算正常情况。
总的来看,目前在防跌落测试部分,各个厂商测试的情况和要求都不太统一。如果下次消费者购买到的手机宣称自己是防跌落的,用户可以仔细查看说明书,确认其防跌落的范围,再看是否可以作为特色设计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