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过去了,这里的电子垃圾却依然绵绵不绝,它们从何而来?为何贵屿的电子垃圾处理竟能形成一种灰色产业?在5年前我们对国内电子垃圾的报道中,就已经给出了答案——除了国内自然生成的废旧电子产品,更多的是来自海外的洋垃圾。
日前,一部来自日本NHK的纪录片吸引了我们的关注。日本拥有先进的废料处理技术,但日本的垃圾回收业要保持盈利却很困难。一方面,这种高科技处理工厂价格昂贵的设备、很高的人工费用、为实现零污染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在蚕食利润;另一方面,在日本出现了来自中国的竞争者。他们在日本各地的垃圾堆弃场寻找各种垃圾,就算那些在日本人看来只能埋掉的东西,在这些来自中国的电子垃圾贸易者看来也是宝贝。一拖船的破铜烂铁就值3千万日元(约合215万元人民币)。“真想不到连这也能卖钱,直到装运上船一直都不敢相信”,日本人对此感到惊讶。
同时,他们的到来也让日本垃圾的价格飞涨,对日本当地的回收业者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废弃饮料瓶为例,日本法律规定,地方自治政府必须为回收业者无偿提供塑料瓶,再从贩卖塑料瓶饮料的制造商那里收取每公斤50日元的处理费用,这种制度是日本再生业得以存在的基础。而中国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他们以每公斤20日元或更高的价格进行有偿收购。这样,不仅地方能增加收入,制造商也没有了负担。其它种类垃圾的状况也多少与此相似。于是,大量的垃圾被出口到中国,日本当地的回收工厂却因为没有足够的垃圾,开动率往往低于50%。由于日本是以实现垃圾在本土的循环再生为目标,而不是商业利益,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者,他们几乎无能为力,往往只能以赤字为代价来竞购垃圾。
美国和欧洲的回收体系也是建立在这种“垃圾有偿回收和制造商责任制”的基础上。但这个基础是脆弱的,一旦有人愿意为垃圾付钱,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垃圾出口甚至走私到任何国家。一个反对垃圾出口的美国回收业者说:“当你把垃圾运到海外时,仅做很少的工作就能赚到双倍的钱。在前端,把垃圾交给你的某人会付给你处理费,在后端你把垃圾卖到亚洲去处理又能赚到钱,同时你为此几乎什么事都不用干,所以这全和钱有关。”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Minute》的记者也曝光了贵屿洋垃圾的来源。记者们盯上的这家倒霉公司名叫“Executive Recycling”,该公司在网站上对公众承诺:“你们的电子垃圾将在美国本地得到妥善的处置,而非简单的被倾倒在其它地方。”该公司拿下了丹佛市以及周边3个州的循环经济项目合同。随后记者们发现,一些可疑的集装箱从该收集场地中被运出,内装数量不菲的CRT显示器,未经许可将它们运出美国境内是非法的。通过跟踪集装箱号码,记者们发现该集装箱在华盛顿州的塔科马市装船出境,经过12004公里的海上旅途来到了香港维多利亚港。在直升机上,美国人看到了在香港堆积的垃圾——“那里有几英亩的显示器”,而这些显示器终可能的归宿就是贵屿。
早在1989年3月22日,瑞士就通过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公约里面详细规定了应该控制包括电子垃圾在内的45种危险废物,明确了只有在个别情况下,即对环境无害并受到严格监督的情况下才允许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并决定建立一套危险废物在缔约方之间越境转移的通知制度,明确危险废物的非法运输是犯罪行为,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严惩。但是全球电子垃圾制造大国美国却拒绝在《巴塞尔公约》上签字,并且在电子垃圾出口的问题上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血淋淋的事实啊!我感觉 焦点访谈都应该报道下。 可后来又想想,即便政府阻止了,他们还是会埋怨政府说把他们的工作(经济收入)弄没了。 环保,任重而道远啊,我感觉我们还是要主动的去节电作为重点,比如材料环保,节能高效的产品等,不要依赖着每天减少使用量来实现环保(不必要的浪费当然要杜绝),因为例如冰箱买来就是要一直用的啊,不能说为了环保每天少用5小时冰箱吧。电子产片要能在满足消费者的同时做到环保,而不是降低消费者的需求去环保,或者为了满足消费者而不顾环保。